03 常用性能指标:没有量化,就没有改进¶
前面一节课阐述了 JDK 的发展过程,以及怎么安装一个 JDK,在正式开始进行 JVM 的内容之前,我们先了解一下性能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则。
如果要问目前最火热的 JVM 知识是什么? 很多同学的答案可能是 “JVM 调优
” 或者 “JVM 性能优化
”。但是具体需要从哪儿入手,怎么去做呢?
其实“调优”是一个诊断和处理手段,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让系统的处理能力,也就是“性能”达到最优化,这个过程我们就像是一个医生,诊断和治疗“应用系统”这位病人。我们以作为医生给系统看病作为对比,“性能优化”就是实现“把身体的大小毛病治好,身体达到最佳健康状态”的目标。
那么去医院看病,医生会是怎么一个处理流程呢?先简单的询问和了解基本情况,发烧了没有,咳嗽几天了,最近吃了什么,有没有拉肚子一类的,然后给患者开了一系列的检查化验单子:去查个血、拍个胸透、验个尿之类的。然后就会有医生使用各项仪器工具,依次把去做这些项目的检查,检查的结果就是很多标准化的具体指标(这里就是我们对 JVM 进行信息收集,变成各项指标)。
然后拿过来给医生诊断用,医生根据这些指标数据判断哪些是异常的,哪些是正常的,这些异常指标说明了什么问题(对系统问题进行分析排查),比如是白细胞增多(系统延迟和抖动增加,偶尔宕机),说明可能有炎症(比如 JVM 配置不合理)。最后要“对症下药”,开出一些阿莫西林或者头孢(对 JVM 配置进行调整),叮嘱怎么频率,什么时间点服药,如果问题比较严重,是不是要住院做手术(系统重构和调整),同时告知一些注意事项(对日常运维的要求和建议),最后经过一段时间治疗,逐渐好转,最终痊愈(系统延迟降低,不在抖动,不再宕机)。通过了解 JVM 去让我们具有分析和诊断能力,是本课程的核心主题。
2.1 量化性能相关指标¶
"没有量化就没有改进",所以我们需要先了解和度量性能指标,就像在医院检查以后得到的检验报告单一样。因为人的主观感觉是不靠谱的,个人经验本身也是无法复制的,而定义了量化的指标,就意味着我们有了一个客观度量体系。哪怕我们最开始定义的指标不是特别精确,我们也可以在使用过程中,随着真实的场景去验证指标有效性,进而替换或者调整指标,逐渐的完善这个量化的指标体系,成为一个可以复制和复用的有效工具。就像是上图的血常规检查报告单
,一旦成为这种标准化的指标,那么使用它得到的结果,也就是这个报告单,给任何一个医生看,都是有效的,一般也能得到一致的判断结果。
那么系统性能的诊断要做些什么指标呢?我们先来考虑,进行要做诊断,那么程序或 JVM 可能出现了问题,而我们排查程序运行中出现的问题,比如排查程序 BUG 的时候,要优先保证正确性,这时候就不仅仅是 JVM 本身的问题,例如死锁等等,程序跑在 JVM 里,现象出现在 JVM 上,很多时候还要深入分析业务代码和逻辑确定 Java 程序哪里有问题。
- 分析系统性能问题: 比如是不是达到了我们预期性能指标,判断资源层面有没有问题,JVM 层面有没有问题,系统的关键处理流程有没有问题,业务流程是否需要优化;
- 通过工具收集系统的状态,日志,包括打点做内部的指标收集,监控并得出关键性能指标数据,也包括进行压测,得到一些相关的压测数据和性能内部分析数据;
- 根据分析结果和性能指标,进行资源配置调整,并持续进行监控和分析,以优化性能,直到满足系统要求,达到系统的最佳性能状态。
计算机系统中,性能相关的资源主要分为这几类:
- CPU:CPU 是系统最关键的计算资源,在单位时间内有限,也是比较容易由于业务逻辑处理不合理而出现瓶颈的地方,浪费了 CPU 资源和过渡消耗 CPU 资源都不是理想状态,我们需要监控相关指标;
- 内存:内存则对应程序运行时直接可使用的数据快速暂存空间,也是有限的,使用过程随着时间的不断的申请内存又释放内存,好在 JVM 的 GC 帮我们处理了这些事情,但是如果 GC 配置的不合理,一样会在一定的时间后,产生包括 OOM 宕机之类的各种问题,所以内存指标也需要关注;
- IO(存储+网络):CPU 在内存中把业务逻辑计算以后,为了长期保存,就必须通过磁盘存储介质持久化,如果多机环境、分布式部署、对外提供网络服务能力,那么很多功能还需要直接使用网络,这两块的 IO 都会比 CPU 和内存速度更慢,所以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。
其他各种更细节的指标,将会在工具和命令的使用章节详细介绍。
2.2 性能优化中常见的套路¶
性能优化一般要存在瓶颈问题,而瓶颈问题都遵循 80/20 原则。既我们把所有的整个处理过程中比较慢的因素都列一个清单,并按照对性能的影响排序,那么前 20% 的瓶颈问题,至少会对性能的影响占到 80% 比重。换句话说,我们优先解决了最重要的几个问题,那么性能就能好一大半。
我们一般先排查基础资源是否成为瓶颈。看资源够不够,只要成本允许,加配置可能是最快速的解决方案,还可能是最划算,最有效的解决方案。 与 JVM 有关的系统资源,主要是 CPU
和 内存
这两部分。 如果发生资源告警/不足, 就需要评估系统容量,分析原因。
至于 GPU 、主板、芯片组之类的资源则不太好衡量,通用计算系统很少涉及。
一般衡量系统性能的维度有 3 个:
- 延迟(Latency): 一般衡量的是响应时间(Response Time),比如平均响应时间。但是有时候响应时间抖动的特别厉害,也就是说有部分用户的响应时间特别高,这时我们一般假设我们要保障 95% 的用户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响应,从而提供绝大多数用户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,这就是延迟的95线(P95,平均 100 个用户请求中 95 个已经响应的时间),同理还有99线,最大响应时间等(95 线和 99 线比较常用;用户访问量大的时候,对网络有任何抖动都可能会导致最大响应时间变得非常大,最大响应时间这个指标不可控,一般不用)。
- 吞吐量(Throughput): 一般对于交易类的系统我们使用每秒处理的事务数(TPS)来衡量吞吐能力,对于查询搜索类的系统我们也可以使用每秒处理的请求数(QPS)。
- 系统容量(Capacity): 也叫做设计容量,可以理解为硬件配置,成本约束。
这 3 个维度互相关联,相互制约。只要系统架构允许,增加硬件配置一般都能提升性能指标。但随着摩尔定律的失效,增加硬件配置到一定的程度并不能提供性能的线性扩展,比如说已经比较高配置的机器,CPU 核数或频率、内存扩大一倍,一方面并不能带来一倍的性能提升,另一方面带来的成本不止一倍,性价比急速下降,而且到了一定程度想加都加不上去了。作为云厂商的领头羊 AWS 今年才开始尝试提供 256 核的机器,而阿里云目前最高支持 104 核。所以目前来说,整体上使用分布式的解决办法,以及局部上对每个系统进行分析调优,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。
性能指标还可分为两类:
- 业务需求指标 :如吞吐量(QPS、TPS)、响应时间(RT)、并发数、业务成功率等。
- 资源约束指标 :如 CPU、内存、I/O 等资源的消耗情况。
详情可参考: 性能测试中服务器关键性能指标浅析
每类系统关注的重点还不一样。 批处理/流处理 系统更关注吞吐量, 延迟可以适当放宽。一般来说大部分系统的硬件资源不会太差,但也不是无限的。高可用 Web 系统,既关注高并发情况下的系统响应时间,也关注吞吐量。
例如 : "配置 2 核 4GB 的节点,每秒响应 200 个请求,95% 线是 20ms,最大响应时间 40ms。" 从中可以解读出基本的性能信息: 响应时间(RT\<40ms), 吞吐量(200TPS), 系统配置信息(2C4G)。 隐含的条件可能是 "并发请求数不超过 200 "。
我们可采用的手段和方式包括:
- 使用 JDWP 或开发工具做本地/远程调试
- 系统和 JVM 的状态监控,收集分析指标
- 性能分析: CPU 使用情况/内存分配分析
- 内存分析: Dump 分析/GC 日志分析
- 调整 JVM 启动参数,GC 策略等等
2.3 性能调优总结¶
性能调优的第一步是制定指标,收集数据,第二步是找瓶颈,然后分析解决瓶颈问题。通过这些手段,找当前的性能极限值。压测调优到不能再优化了的 TPS 和 QPS,就是极限值。知道了极限值,我们就可以按业务发展测算流量和系统压力,以此做容量规划,准备机器资源和预期的扩容计划。最后在系统的日常运行过程中,持续观察,逐步重做和调整以上步骤,长期改善改进系统性能。
我们经常说“脱离场景谈性能都是耍流氓
”,实际的性能分析调优过程中,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场景,综合考虑成本和性能,使用最合适的办法去处理。系统的性能优化到 3000TPS 如果已经可以在成本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,那么再花几个人月优化到 3100TPS 就没有什么意义,同样地如果花一倍成本去优化到 5000TPS 也没有意义。
Donald Knuth 曾说过“过早的优化是万恶之源
”,我们需要考虑在恰当的时机去优化系统。在业务发展的早期,量不大,性能没那么重要。我们做一个新系统,先考虑整体设计是不是 OK,功能实现是不是 OK,然后基本的功能都做得差不多的时候(当然整体的框架是不是满足性能基准,可能需要在做项目的准备阶段就通过 POC(概念证明)阶段验证。),最后再考虑性能的优化工作。因为如果一开始就考虑优化,就可能要想太多导致过度设计了。而且主体框架和功能完成之前,可能会有比较大的改动,一旦提前做了优化,可能这些改动导致原来的优化都失效了,又要重新优化,多做了很多无用功。